招考信息备考资料试题题库分校动态|图书教材面授课程网校课程| 砖题库职位表直播|微信联系我们

  • 在线客服咨询
  • 2020年公务员考试行测练习:定义判断(4月11日)

    2020-04-11 14:00淮南公务员考试网 来源:安徽华图 270

      淮南公务员考试网同步安徽华图提供以下公务员安徽公务员信息:2020年公务员考试行测练习:定义判断(4月11日),更多关于2020公考,行测练习,定义判断,公务员安徽公务员的内容,请关注淮南公务员考试网/淮南人事考试网

      2020年公务员考试行测练习:定义判断(4月11日)

      1.

      共同加害行为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或者共同过失致人损害,或者虽无共同故意、共同过失,但其侵害行为直接结合发生同一损害后果的,致使他人人身或财产受损的行为。

      下列属于共同加害行为的是( )。

      A.甲、乙两人与丙有积怨,甲怂恿乙去打丙,乙没有听从,后来,乙在路上遇见丙并与之发生争执,将丙打伤

      B.甲、乙两家居住在同一栋楼房中,两家都有在阳台上养花的习惯,一日大风突起,甲、乙两家花盆均被吹落,一个花盆砸伤行人丙,但不能确定是谁家的花盆将丙砸伤

      C.公路上,甲车因刹车失灵撞向乙车,致乘坐乙车的丙受伤

      D.甲因与乙不合,对外谎称乙有贪污受贿行为,丙听到此事后不知真假,到处传播,造成乙名誉受损

      2.

      首因效应:在记忆或社会知觉中,最先出现的信息往往记得牢固和准确或给个体留下的印象最鲜明深刻。

      下列属于首因效应的一项是( )。

      A.戴立对班主任记忆最深的就是初次见面时他的微笑,尽管以后班主任也经常面带微笑,但总不及初次见面时那么迷人

      B.周平发现人力资源部王经理待人特别热情和真诚,回家后他就不停地向家人说王经理如何好

      C.两位小学同学分别三十年后偶然相遇,不约而同都说到了小学毕业典礼上的相互叙别的情形

      D.老李最近常常只记得手头的事而记不起过去发生的事

      3.

      国际贸易是跨国界的交易活动,是一个国家同其他国家或地区间的商品、技术、劳务和信息等流通活动。

      根据定义,下列属于国际贸易的是( )。

      A.以色列国防部向美国订购一批战斗机

      B.日本三菱公司向中国出口一批高级汽车

      C.澳大利亚人汤姆与印度某人才市场签订了劳务输出合同

      D.伊拉克过渡政府向德国某钢铁公司,购买了200吨钢材

      4.

      支付令是人民法院适用的督促程序,根据债权人的申请,向债务人发出的要求其按期向债权人给予一定数额的金钱或者有价证券的命令。发出支付令不需要经过审判程序,如果债务人在法定期间不提出异议又不支付的,才予以强制执行。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为支付令的是( )。

      A.法院应供电局的申请,向拖欠电费的单位发出命令,限15天内上缴全部电费

      B.法院作出判决,被告支付原告5万元精神损失费

      C.法院向被告索要全部诉讼费用

      D.法院判处被告有期徒刑10年

      5.

      教育均衡,是指通过法律法规确保给公民或未来公民以同等的受教育权利和义务,通过政策制定与调整及资源调配而提供相对均等的教育机会和条件,以客观公正的态度和科学有效的方法实现教育效果和成功机会的相对均衡。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不属于实施教育均衡的行为是( )。

      A.某市教育局规定,市郊与市中心城区的中小学教师、优秀骨干教师和一般教师实行常态化的轮流调岗

      B.某校要求,所有老师每年必须发表一篇论文,否则,下一年度考核视为不合格,学校将不予聘任

      C.某市决定,不再实行经费拨付的“扶优扶强”政策,而是对硬件条件较差的学校倾斜,力争三年内使本市所有学校办学硬件条件基本平衡

      D.某市发文通知,从本学期起,取消重点中小学差别,所有学生就近入学

      答案与解析

          1.答案: D

      解析:

      第一步:抓住定义中的关键词

      关键词包括“二人以上”,“共同故意或者共同过失”,“同一损害后果”。

      第二步:逐一判断选项

      A中甲怂恿乙去打丙乙并没有答应,乙与丙发生争执并将其打伤属于个人主观行为,不符合关键词“共同故意或者共同过失”,因此不属于共同加害行为;B中只有一个花盆砸伤行人丙,从而甲、乙两家并不存在共同过失,其行为并未造成同一损害后果,因此不属于共同加害行为;C中当事人只有两人,甲车车主和乘坐乙车的丙,甲的行为造成丙受伤,不符合关键词“二人以上”,因此不属于共同加害行为;D中丙起到了散布甲的言论的作用,虽然他并没有与甲同谋,甲也没有授意其去散布,但二者的行为结合后造成了乙名誉受损,符合共同加害行为的定义,因此属于共同加害行为。综上,故正确答案为D。

      2.答案: A

      解析:

      第一步:抓住定义中的关键词

      题干中强调人对“记忆中”“最先出现的信息”记得最牢。

      第二步:逐一判断选项

      A中“初次见面时他的微笑”是“记忆中”“最先出现的信息”,A正确;B中“发现王经理待人真诚”只是主观结论而非“最先出现的信息”,B错误;C 中“叙别的情形”是两人最深的记忆但并非“最先出现的信息”,C错误;D中“记得手头的事”并非“最先出现的信息”,D错误。故正确答案为A。

      3.答案: A

      解析:

      第一步:抓住定义中的关键词

      关键词强调“跨国界”、“一个国家同世界其他国家或地区”。

      第二步:逐一判断选项

      B、C、D项均与定义中的“一个国家同世界其他国家或地区”不符。故正确答案为A。

      4.答案: A

      解析:

      第一步:抓住定义中的关键词

      支付令是“督促程序”,是人民法院根据“债权人的申请”,向“债权人”发出的命令,命令的内容是“按期向债权人给予一定数额的金钱或者有价证券”。该定义涉及到“债权人”、“债务人”,且“不需要经过审判程序”。

      第二步:逐一判断选项

      A项,“供电局”属于债权人,“拖欠电费的单位”属于债务人,法院应供电局的申请项拖欠电费的单位发出限期上缴电费的命令,符合发出支付令的程序,与定义相符;B、C、D三项中都不涉及“债权人”和“债务人”,与定义不符。故正确答案为A。

      5.答案: B

      解析:

      第一步:抓住定义中的关键词

      该定义中的关键词为“通过法律法规”、“受教育权利和义务”、“提供相对均等的教育机会和条件”。

      第二步:逐一判断选项

      A、C、D三项都是通过制定法规或政策,都体现出“提供相对均等的教育机会和条件”,符合定义;B项是学校的规定,不是通过法律法规的手段,且教师考核不属于“受教育权利和义务”,不符合定义。故正确答案为B。

      以上是2020年公务员考试行测练习:定义判断(4月11日)的全部内容,更多2020淮南公务员安徽公务员信息请加公务员考试群公务员考试群,及关注淮南公务员考试网淮南人事考试网

    (编辑:admin)

    有疑惑?在线客服帮你

    公告什么时候出?

    报考条件是否符合?

    公考小白怎么备考?

    冲刺资料怎么领取?

    考试工具砖题库练题

    最新招考
    照片调整
    直播讲座
    职位查询
    真 题 库
    时政热点
    每日一练
    砖 题 库
    首页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返回顶部
    京ICP备11028696号-11 京ICP证130150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1470号